Archive for October, 2009

At the Frontier

October 25, 2009
<A Thousand Splendid Suns>,其实是我去年三月从Amazon.com上买的,当时只是为了凑数,保证加上运费不亏,那时我的重点其实是在How to Talk About Books You Haven’t Read
 
从我个人的喜好来说,我其实不偏爱<A Thousand Splendid Suns>这样的第三人称的小说,我偏爱的是那些朴实的第一人称的,不繁冗的,能带领我内心走进情节的小说,无论是英文,还是中文。所以这也就不奇怪,<A Thousand Splendid Suns>被我简单翻了翻之后,就一直摆在书架上——国内的书架上,在老巴的书架上——直到最近。
 
要从哪里开始谈起呢?是要从<The Kite Runner>吧。这本Hosseini的第一部小说其实也是很早就被翻译成了中文,大约是两年前的事了吧,但是我却一直没买来,拿在手里时,已经是去年的6月,我刚刚来常驻的时候,第一次和阳阳去Saeed Book Bank,那种再生纸的书一直是我觉得很有feel和阅读欲的类型。
 
 
<The Kite Runner>的前面的章节读得让我昏昏欲睡,其实并不是非常好的感觉。记得那时刚刚来常驻,见到这个国家的人,体会着这个宗教,感受着这片大地上的风土——其实就是<The Kite Runner>里前半部分文字最真实的反映——阿富汗和巴基斯坦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民族,宗教,习俗,巴基斯坦也许曾经较为开放,尽管目前趋向保守化,但是总体来说,我感到会和阿富汗无比的相似——人们面对问题时如鸵鸟一般,把头插进土里,然后认为没有问题;他们认为他们的许多许多,该用什么词表述呢?许多习俗、文化、制度和传统,都是完美无瑕的;富人们觉得居高临下俯视一切,却同时以各种琐碎的方式标榜着自己的慈善;穷人们则一边安于现状的祷告,一边又不虔心的咒骂着不公的现实。某种程度上,我觉得他们就像是我的一个大学同学,大学四年都在失败中渡过——成绩并不差,但是他总在竭力标榜着他与见多识广的同学们是一类人,但却总在现实生活中落在后面,他竭力的想挤进另外一个圈子,但是只留下一个傻逼的印象——他不断的吹嘘,不断的装扮,却仍无法脱掉他本质上浅薄而拙劣的外衣。
 
所以,其实在<The Kite Runner>读到一半的时候,我几乎打算放弃,我感到作者就像我身边千千万万个不思进取而又做着白日梦的老巴是一样的——在他的笔下,Amir生活在那样美好的环境中,他在Kabul的家,仿佛与新泽西的别墅没有任何区别,他的生活,如同伦敦巴黎,或是世界上任何一个大都会一样光鲜。不,不是的。我也许妥协Amir的家庭在阿富汗绝对是富贵人家,but so what?在伊斯兰堡所见,这些富贵人家,无非也是传统封建财富的现实延伸而已,没有与现代社会相称的职业,没有现代的哲学精神,没有现代的生活方式,空虚,腐朽,和放荡——yes, it’s profligacy. 这些口口声声安拉安拉的家伙无非是一群道貌岸然的蛀虫而已。那些对Amir安逸生活的描写,也被我解读成作者其本身的劣根性——这个中亚的民族身上在反复的动荡之后,只见仇恨、抱怨、自暴自弃、不思进取和阿Q。It’s a hopeless ethnic and it’s a hopeless country.
 
并且我现在仍然坚持我这样的观点。
 
However, 真正打动我的,是书中Part 2那有关父子的细腻描绘。抛开书中对阿富汗早先时期exaggerated的描写,Part 1中关于Amir所体会着的他父亲对他的感受,是让我觉得这本书还可以读下去的原因——in some aspects, 我觉得Amir和我很像,or 我和Amir很像——有时候我也会迷茫,我是否真的是让我父亲很失望的儿子,sometimes 懦弱,逃避,胆怯,性格太过细腻,甚至在学业上,也无法与他相比——我从小怕黑,爱哭,恐高——很多时候,我能感觉到我父亲失望的情绪——事实上,小时候,我记得他曾不加掩饰的表达过对我的失望,或是对我一些silly问题的厌恶。爸爸从小并不顺利,各种风波侵袭着他的家庭,那个在我感受中非常光鲜的家庭,现实中却带给他童年无尽的苦难和挫折,he endured overcame all of those tribulation and finally recapture his deserved reputation and reputation for his family. So, 他太出色了。父亲对我来说,一度是一座大山,我若在他之下,便会被他压迫的喘不过气来,而即便走出来,无论走多远,都站在他的阴影下,而我,也怨恨着他对我的冷漠不关心,他的专横,他从没给我开过家长会,从没有。
 
Amir曾经也一度觉得他作为他父亲的独子,是那么的令他失望,甚至也曾揣摩着他的厌恶,但所有这一切,在生活天翻地覆,一切需从头开始时,都被父亲至深的爱无声无息的擦拭而去。所以那即便是我将近一年前读得小说,我仍能记得在读到Amir的父亲在加州加油站忍着病痛辛苦工作来供Amir读书时,我坐在床上无法控制我自己的泪水奔涌而出,无法控制我思念我自己的父亲,没有任何怨恨,只记得他的深厚的爱,他对我的指引,无形而又严厉的扶助,还有在我挣扎的人生中每一个拐点的全力的支持。同家里通电话时,妈妈总是细碎的关心着一些琐事,吃了什么,冷不冷,最近安全如何,几点起床,几点下班。爸爸则不同,他只是等着,即便我打算挂了,也会要妈妈把电话交给他,戏虐的问我为什么不跟他说两句,但说什么呢?有时候我们就这样两边都在沉默着,他只是想让我说些什么,听听我的声音,然后他笑笑,只有一句注意安全,或是注意身体。注意身体,那其实不该是他给我的嘱托,而该是我给他的——今年两次回国,我惊异于他消瘦的速度,那张面庞,几乎没有任何脂肪,几乎如流沙般一样迅速的苍老。如我一般年龄时,他已在工厂工作了十年,已经失去了父亲十年,已经无法和远在干校的母亲和平的生活有十年之久。但我如我自己一般的年龄,却仍令我父母操劳着,这是sin…
 
Part 3则是为战火和极端宗教最惨后的阿富汗的描写。I admit the fact that I am actually not living in a combat zone. However, 我得说发生在邻国的那场战争,对我来说,是前所未有的真实——恐怖袭击、紧张的社会氛围、空军司令部不时出现的美军军官,但是,更重要的是,那种宗教的阴影,是时刻笼罩着人心的。也正是这样一个原因,我现在是这样坚定的支持反恐战争,支持美国人在阿富汗的存在——你不能因为中国政府有顾虑不愿意参加,就不要别人来做正确的事情。
 

<A Thousand Splendid Suns>则其实本质上是如出一辙的故事,些许不同之处在于除了<A Thousand Splendid Suns>使用第三视角记述的以外,他不同Kite Runner,讲述了三个家庭跌宕起伏的经历。

如我先前所表,我自己并不十分偏好第三人称,自然也就没有非常全情投入,不过平心而论,对待人物的刻画上,以及对情节起伏的构思上,<A Thousand Splendid Suns>显然要比Kite Runner细致精巧不少。其中很多情节都会让你回看起以前章节里不理解的段落,之后恍然大悟。小说本身也是分为三个部分,Mariam,Laila,Mariam和Laila。虽说少了一些由衷而发的共鸣,但是这仍是一部非常好的,值得一读的小说。
 
归结到题材本身来讲,两部小说的时间线是完全一致的——王室时期,短暂的共和,民主共和国,苏联入侵,苏联撤军,联军瓦解和塔利班崛起,塔利班统治,以及2001年以后的反恐战争,Suns一书最终结尾于塔利班幽魂未散这样一个时间点,其实是早于目前的现状了,不过整部小说还是完整而朴实的记述了阿富汗(http://en.wikipedia.org/wiki/History_of_Afghanistan)如何由一个稳定而祥和的国家堕落为这星球上最动荡黑暗的角落,以及阿富汗人民如何由安居乐业,沦落成为这星球上最大的难民团体。
 
Hosseini的两部小说的畅销,应该说也得益于目前的国际环境。自苏联入侵阿富汗起,这个国家就成为了西方价值的一个中心,大量焦点被汇集到这篇土地上,援助也不断涌入,但是随着苏联的垮台,一切都改变了,没有人再关心这个国家,关心这个国家的人民,直到9-11事件。美国人打了4年的二次大战,领着联合国军打了三年韩战,在中南半岛进行了8年越战,在伊拉克进行了两次短时局部战争,一目了然的,反恐战争8年了,不仅没有开花结果,反而愈加混乱不堪,即便是所谓民选的总统,经由最近一次丑闻百出的大选,也彻底无法指望,白人世界的犹豫,彷徨和不解,其实也就不难理解了。
 
我在来巴基斯坦常驻之前,大约同大多数中国人一样,认为反恐战争是美国人以中亚存在,威胁中国西部安全为目的的,但是现在,我无条件的支持美国继续存在下去,继续反恐战争。
 
Wiki关于阿富汗的条目里面有一张照片是阿富汗国王及王后访问美国,与肯尼迪和杰奎琳站在一起的是西服革履的King Zahir Shah以及穿着优雅裙装的王后Humaira Begum,但今天的阿富汗,在穿着普什图服装的Karzai领导以及塔利班阴影下的阿富汗妇女穿着burqa,不能上学,无法工作,在家中可以被丈夫随意殴打,我从内心深处无法理解这个曾经的白人嬉皮士们欧亚穿行必经之路上的国家,是怎样堕落到这样的地步的。
 
<A Thousand Splendid Suns>是底层人民艰苦生活的生动描述,至少依据我在巴基斯坦的经历,那些朴实的文字,确实是平白真实的记述。撼动人心的,不仅仅是对主人公跌宕起伏命运的牵挂,也有对于当今伊斯兰世界所涌动的宗教极端思潮、以及穆斯林民族本身一些伪善的拷问——如同Laila携Mariam出逃时所托买票的那名男子,不仅背弃了一个男人所应有的尊严,也背弃了身为穆斯林所应坚持的纯净和诚实。
 
最后的总结,还是从作者Hosseini来入手吧。作者在描写上很有独到的把握,非常质朴的语言,却有着触动人心的能力,两部小说,描写了三个不同阶层,四个家庭在过去的动荡的四十年间艰苦生活,提醒着世人在中亚还有一片土地为极端和蛮荒的思想所占据和威胁着,一个两千八百万人口的国家却有近七百万难民流离失所,一个在十年前每五个生产妇女就有一个死亡的国家。那些可以购买得起这两本小说的人们,不要忘记还有那么多人的生活在挣扎,不要忘记财富的意义,不要忘记平等和关爱。当然,两本小说都以向上的隐喻作为结尾,祝福着作者的祖国,也其实是激励人们——即便命运困苦如主人公,只要拥有坚强的信念,终将客服一切困难。
 
=======================================
 
常驻能对人产生多大影响,大概随着常驻国家的不同也会不同的吧~
 
小国的代表处的感觉大概是孤单,在海边也许会深爱上大海,或者从此厌倦海鲜。
 
对我来说,这个国家有足够多的中国人,也许不如发达国家多,但是足够保证日常生活的交际圈,不会缺少国人,加上电话费便宜,能常常通电话,和父母的距离,和家的距离,也就拉近很多。
 
巴基斯坦真正带给我的,是对暴力、生命以及生命的尊严的重新审视。前天夜里,大约一点左右,北部地区发生了6.2级的地震,我在床上被剧烈的颤动摇醒,其实很短暂,跑去拍阳阳房间的门,阳阳迷迷糊糊说他感觉到了,玄机这厮电话就响了,打电话来问是不是爆炸——是啊,在这里,一切的不寻常,都会被联想到爆炸——回到床上,细黑中我睁着眼睛盯着无处聚焦的天花板,感觉自己的心跳,从前觉得地震是很恐怖的事情,但我难以相信,此时此刻,我心中不断祈祷刚才的摇晃确实是地震,而不是某处的爆炸。
 
要注意安全,照顾好自己。当家人和朋友的嘱托不再是形式上的问候,而变为实实际际要求。紧绷的神经其实并不会疲劳,只在回忆时才会体会到——当我两次回国,走出机场,看不到随处可见的持枪警卫,看不到检查站,体会不到空气中的tense,才会觉得无比的疲倦。
 
我原来是那样的畏惧婚姻,觉得那将让我的生活变得一团糟,没了自由,没了the so-called life,更没了前进的方向和奋斗的动力,但这里的生活,对比三月回国感受到的冲击,让我意识到原来那种ordinary的生活是多么的珍贵,而只要有了信念,前进其实也是不受牵绊。
 
所以不光是李萌,李赛或是吾伫,其实身边所有熟稔的朋友都惊异于我就这样做了决定,大概白白也没想到,就在年初还一定不结婚的我,就这样做了决定,走在了他和雯雯的前面。
 
It is in some aspect a selfish decision, 在这鬼地方常驻的我,除了爹妈,有了实实在在的依靠和寄托。不过即便是Vera,也是高兴的,她说她没想过我会提出来,会是现在,会是这样。认识了七年,分分合合,她很努力,但我却游游荡荡,但最终还是走在一起,She feels happy for this result, so do I.
 
 

我们结婚了。

For Her

October 23, 2009

I say thanks and sorry.

And nothing more. I understand what she told me.

Impression of Angkor-III

October 22, 2009
It’s really a shame to have paused such a long time to finish my trip review…
 
好啦,今天来吧柬埔寨游记写完。
 
离开暹粒后的行程,其实就是柬埔寨最后的时光了。其实是只有两天。路程其实完全参照了Christina走过的行程。坦率地说,我并不真正知道水路前往马德望究竟能带给我何种如Lonely Planet上所述的spectacular的体验,选择follow Christina原来走过的路不仅仅是对于她选择旅行路线的信任,也是对小众口味的偏执偏好——我出门在外宁愿能够离旅游团远些…不只是亚洲人的旅游团,这世上所有有旅游团出没的地方,体验都是差不多一致的糟糕。
 
船票是在客栈买的,开价20美元,砍了1块,变成19,拿到票的时候发现上面根本没有票价,天晓得这票到底值多少钱…清晨六点多就从房间出来,前一天晚上结了房费,第二天早晨掏了几美元给微笑小哥做小费。免费的前往码头的"shuttle"晚了一些,当这个shuttle出现在我面前时,还是不免惊了一下…一辆差不多十五年一千的Toyota Hilux,后面斗上坐满了鬼子,司机是个柬埔寨华人,说着夹杂着很重的粤语的普通话,请我们做到驾驶室里面…我本还犹豫说想挤在后面斗里,不过后来发现这实践起来真是有困难,算了,那就坐驾驶室吧…继续前行到一个又一个的客栈,德国帅哥坐在了副驾驶的位子上,西班牙姑娘们跟我挤在一排,俩胖姑娘只能一个坐在另外一个的腿上,这让苗条的我很过意不去…
 
到了码头,其实就是Tonlé Sap Lake游船码头的另一侧,码头上的柬埔寨人争先恐后的抢你的行李,我意识到这个obviously不是免费的,不过早晨实在是还没有清醒过来,算了,最后一个箱子一美元,真是暴敛啊…
 
自暹粒前往马德望其实就是一段横越洞里萨湖的旅程,这两座城市分居洞里萨湖的两侧,如上篇所述,这个东南亚最大的淡水湖泊是个非常奇妙的湖泊。
 
 
它一年两次改变流动方向,旱季时水流向湄公河,留下沼泽,雨季时则接受湄公河的大水,漫过超过其本身湖面数倍的面积,扩大为原来的六倍。8月正好是非常好的雨季,水面扩大到最大,水道也便捷很多。如LP上所述,旱季时,这段旅程则要变得坎坷很多,水面下降,水道变窄,意味着船要开得很慢,而水面我想也没有如我所见的那么迷人吧。
 
与暹粒到金边的封闭式的快艇不同,到马德望的其实严格来说也就是一艘渔船改装的游船,没有窗户,只是一个棚子,里面是带靠背的条凳,后面一个厕所,船尾是个deck,很nice的地方是棚子顶上是个大的deck,有到脚踝高的围栏。先前坐着Hilux前往码头途中,我和坐在副驾驶位子上的德国帅哥聊这段水路,德国帅哥说这线路其实纯粹是靠外国人在支撑,没有外国人,这线路一天都运营不下去,而且想一想也知道,柬埔寨当地人有谁能负担的起这20美元的船票钱。果然,穿上清一色的洋人,我们成为唯一的东亚黄色面孔。船开没多久,大家就陆陆续续爬到deck上,横七竖八的躺倒下去…看来在这个闲适的暹粒,鬼子们也不爱早晨五点半爬起来赶船啊…
 
Dawn over the lake
 
Everybogy! Sleeping!
 
Me as well…
 
Submersed Trees during Monsoon.
 
自暹粒到洞里萨湖是有段距离的,水道两侧即是上篇提到的Floating Village,清晨温润的光线懒洋洋的洒在目所能及的一切宁静上,房屋,水中的树木,偶尔驶过的船家,上面的孩子们兴奋的向我们挥着手。我们的船明显是大过渔家小船的,水道中行进的是如此平滑,温柔如摇篮一般。渐渐逼近广阔湖面时,树木愈加稀疏,渐渐为浮萍和水草取代,至那一刻,一切的阻止都消失在后面的浪花翻滚的尾迹之中,一望无际的水面呈现在眼前。香槟色的天际线,远处是浅浅的积雨云,酝酿着下一次的嘶吼,头顶的浮云则薄如轻纱,感觉是那么的高远。水面如此平静,我们则是那样相形见绌的渺小,在这前后漫无边际的宁静湖面中,拖着逐渐散开的波浪,驶向湖的另一侧。
 
中午前后,云开雾散,这片大地又重新回到阳光的炙烤下,船顶上睡觉的人们懒懒散散的坐起来,一会儿停靠了中间站,一家水边小商店,众人呼噜噜下船搜刮食品——离开暹粒时微笑小哥说这路程也就5个小时,转眼已经快一点了,丝毫觉不出快要到的样子…
 
船顶上西班牙姑娘和帅哥面对湖面把脚挂在围栏上,女孩儿的面庞从侧面看起来非常迷人,那边几个大约是英国人,姑娘靠在长得很砢碜的鬼子肩膀上懒散的翻着旧版的LP。德国帅哥认识了老乡,俩人拿着地图一通研究,另一位英国长头发鬼子色迷迷的搂着两个本地escort,喂他们吃香蕉,吃薯片,本地escort长得实在太对不起人了,不过估计也符合鬼子胃口,rare is better…两位一致非常霸道的横着睡的老哥终于醒了过来,香蕉,花生,苹果,还真是全乎,看穿着曼联的队服的我一个人坐在边上,便来搭讪,一聊,澳大利亚人。就这样,三个人一路侃,我的工作,他们的工作,橄榄球在中国,足球在澳大利亚,澳大利亚进入亚足联,曼联,bla bla bla。当然这些白人遇上中国人就离不开政治,那好吧,民主、共产党、一党制、日本新加坡的形式民主、新闻自由,互联网自由,我的态度,力拓事件,中美关系,中澳关系,美澳关系,移民。他们非常惊奇我这个中国人并不是从中国来的,而是从巴基斯坦来的!于是,穆斯林,反恐战争,阿富汗,巴基斯坦,苏格兰释放洛克比空难罪犯,穆斯林移民,新疆,恐怖主义,自杀式袭击,等等等等。这里跑个题,总觉得东亚人在外面是个很孤僻的一类人,不光是中国人,韩国人、日本人、台湾人,似乎大家都喜欢很封闭的缩在一个特定的圈子里,他们很少去泡吧,很少去生僻的地方,很少去交流。这些对韩国、日本、台湾都不是大问题,但对中国则是——这世上仍有太多人看中国非常奇怪,他们没有什么特别的目的,只是从小被那样的印象所影响——中国人生活很压抑。但这些鬼子出门在外,看到中国人兴高采烈的和他们一样来到陌生国家旅行,不免puzzle,却又没机会交流。他们抓住每个机会和可能聊起来的中国人谈论民主问题,可最终的结果是,我把这俩老头忽悠的认识到同胞们生活的还是很好的,indeed 我觉得中国不民主,可我又不关心这问题啊,我才懒的关心谁是主席,我也不愿意去选,哪怕给我机会这样做。其实白人不是吗?他们不也觉得这些都是形式,哪任澳大利亚总理和他的反对党前任有本质区别吗?so,这其实是个白人愿意玩他们的虚假游戏,而他们觉得中国人得玩真游戏这样的问题。我喜欢这样的机会,抓住机会布道给白人,I concede还有很多中国人过的不好,还有很多需要改进的系统和制度,不过我觉得至少我们在正确的道路上。除了中国,和鬼子聊得最多的就是伊斯兰教的问题,在老巴生活了一年多,我觉得我真的被我经历的我感受的震撼了,大力宣传阿富汗反恐战争的重要性,鼓励白人正确认识这一威胁成为我义不容辞的责任…
 
跑的有点远了…
 
进入到洞里萨湖的另一侧,仿佛进入了一片密林之中。水道突然狭窄起来,下层船舱被拉上了窗帘,树木的枝杈吱吱啦啦的划过尼龙布帘,船身也伴随着左右摇摆着。间或会有当地人的小舟相向而来,我们的船便会减速,让小舟偏居在水道边。尽管速度已经很慢,但大船的拖尾仍然将渔家的小舟摇动的上下颠簸。时间已经下午两点多,一船人已经多少有些百无聊赖,加上头顶毒辣的太阳,上层甲板已经被烤得炙热不堪,偶尔一两个沉睡的当然不会感觉,清醒的人们互相涂着防晒霜,但大部分人还是回到下层懒懒散散的歪在椅子上。
 
 
 
 
最后的一个多小时是在一段蜿蜒的河道中完成的,依稀可以感到逐渐逼近城市的气息,河边的寺院、稀稀落落的河边人家,伴随河道的公路。终于在摇摇晃晃了七个小时之后,我们到达了马德望。
 
It’s simply nothing really interest here in Batambang, except that Bamboo Train. 这个法国殖民者留下的,当地人为了乡村贸易加以利用的交通工具,倒成了这年月不多的,该怎么说呢?这其实根本不是火车,在见到实物之前,我也根本没想到它是怎么驱动的,一张大约三米乘一米五的竹子搭的板,两幅轮轴,一台汽油机,一条皮箍,一支撬棍。皮箍套着柴油机和一幅轮轴,撬棍调节松紧,绷得紧了,自然柴油机的动力都会传导到轮轴上,也就跑得快,反之则是慢下来。轨道的质量实在是不能恭维,不过这也就成就了过接缝时那嘎噔嘎噔的一下,每下都是实实在在的啊!小哥看我兴奋,也就将撬棍格外用力往下压,速度确实很惊人,快到我心里都有些打鼓…It’s just like this…8美元,往返,大部分人在马德望估计也没有什么其它的项目可循了。LP上讲,马德望在红色高棉时期的领导相对温和,也就保留了大量的寺庙,有兴趣的可以去看看,不过这个其实,东南亚的寺庙,想看好的不如去泰国好了…
 
 
 
I’m getting sunburned…
 
Rural Battambang
 
马德望的客栈可是比暹粒的高出一个档次,同样的价钱,里面看着可要比暹粒像宾馆多了…跟马德望的比起来,暹粒的客栈就像北京的地下旅店一样…however,这里的餐饮业实在不发达,晚上出来,门口一条街两边都黑到尽头,左左右右溜达一圈下来,没看到有开张的吃饭的地方,于是踱回,客栈对面有一家看着实在不怎么样的小饭馆,上前询问,每一个人会讲英文,无奈时,有人开口了,你们是中国人?我靠…原来是将中文的…老板娘从里面闪出来,潮州人,很热心,原来帮忙的都是儿女,可是都是柬埔寨生的,不会讲中文了。阿姨非常客气,不过这小餐馆没什么东西可吃也是事实了…一人一碗方便面,加一个煎蛋,结帐时多给了阿姨一刀,还一只推说不要,最后硬塞给她就走了~
 
再早晨醒来,就要赶路去金边了。马德望没有Mekong Express,坐了Cambodian Express,每人18块,等车的车站本来是有早饭卖的,不过我们居然一直都没注意到,结果快上车了才发现,导致一路几乎饿到金边,幸好人家也是有中间站休息一下的,像国内的服务区一样,不怎么样的份儿饭,anyway,也算是能填一下肚子。
 
大约下午一点抵达金边,本想打taxi,无奈绕着长途车站转了一圈,感觉柬埔寨首都人民民风彪悍,英语也不咋地,面对一堆围着我们的Tuk-tuk司机,最终还是从了…就这样被突突拉到InterContinental!下车时正好赶上里面俩鬼子钻进门口的一辆奔里…这都是住洲际的,好像用的交通工具差的大了点啊…打开房间的那一刹那感觉真是好啊!清苦了一个多星期的柬埔寨游,终于在最后一个晚上可以luxury一下了!suite的房间很大,楼层很高,窗外是金边的城区,马路上的车辆繁忙的穿梭着。下面的游泳池里,只有两三个人懒散的在里面,Nice!下午还有几个小时,出去乐和一下,可惜无奈皇宫不开门,遇到了和Christina一样的窘境,遂了。于是转到The Tuol Sleng Genocide Museum,一处金边著名的红色高棉大屠杀的纪念馆。大概所有中国旅行团都会忽略这个在金边非常有意义的景点,大多数时候,我们的国家高举着不干涉别国内政的旗帜,却干着苟且的事情,红色高棉就是一例。在那个疯狂的年代,我们也将这疯狂输出到国外,Maoist光辉普照柬埔寨,几百万人被虐待致死,社会秩序被颠覆,知识分子受到无尽的迫害。即便在红色高棉垮台后的今天,由于一些国家和组织的纵容,仍有那些疯狂的沾满人民鲜血的幻想家自在的隐居在他们的小楼中,留下被他们彻底改变命运的人们艰难的和生活搏斗着。
 
The well-known photograph date back to Khmer Rouge.
 
如今的金边,几乎已经很难早找到当年动荡的痕迹,这个民族的人民倔犟的前行着,不向任何磨难低头。川流不息的车流,步履匆匆的人们,恢复了活力,这个国家也在蓬勃发展着。
 
Independence Monument, Phnom Penh. A prosperity city with brand new sedans as well as Tuk-tuk.
 
柬埔寨最后的晚餐绝对是非常回味的,在Malis,一家小庭院一样的餐馆里,流水、昏黄的灯光映射着绿植,传统的Khamer Food,配上温度恰到好处的红酒。闲适下来的身心,全部沉醉其中。
 
 
@ Malis
 
 
太过于沉醉在优雅的晚餐的结果就是…等回到酒店,离游泳池关门只剩半个小时了…静谧的泳池里似乎仅存的一个日本鬼子,也在十分钟后溜溜达达出去了…要知道我花了一百三十美元救市为了这个游泳池的啊…however,半个小时在温暖的水中,没有白日的暴晒,一角的吴哥风格的喷泉涓涓流水,还是足够惬意了。
清晨的游泳池
 
8月29日,是在柬埔寨的最后一天,金边这个传说公共交通设施好很多的首都即便在洲际酒店门前也很少可以见到出租车,这个城市基本上仍然是Tuk-tuk的天下,无奈在酒店里订了14美元的去往机场的出租,要比LP上的指导价位整整高了一倍。
 
金边机场是个精致温馨的小世界,温暖的色调,精致的装修,it reminds me the Siem Reap Airport,这个国家面向世界的大门,的确被精心策划的格外舒适且美丽。港龙的航班准点落地,我的Star Alliance的银卡居然还能优先登机。
 
我一直记得那是一个清澈晴朗的上午,天蓝的让人觉得stunning飞机起飞后连续两个左转,在间或的云朵间,金边机场和远方的downtwon那样清晰的呈现在眼前。fully occupy的飞机,相机却不在手边,不过这就是旅程—— 流连的记忆,是要用些许的遗憾妆点,才更有色彩。
 
Bye Cambodia!
 
Monring, view from InterContinental.

Impression of Angkor-II

October 8, 2009
吴哥之旅是从大环线开始的。
 
所谓大环线和小环线,也就是当年吴哥繁盛时,皇家兴建的密集的庙宇,以及富贵围绕吴哥城兴建的其它庙宇和宗教建筑。密集的皇家庙宇集合于皇宫周围,行程小环线,而周围的自然就是大环线了。Lonely Planet上有着非常详尽的介绍,当然如果只去吴哥的话,Lonely Planet Encounter Siem Reap应该是更好更详尽的选择。选择英文版的好处就是可以更方便的和当地人、鬼子们沟通以及更方便看遗迹门口的介绍,不方便的就是当你遇上中国人时,就瞎菜了…第一天在超市里遇到同胞时,我绞尽脑汁也没想起来Big Circle和Small Circle的中文说法,结果冒出两句洋文,感觉对面的同胞很是茫然…囧…
 
从暹粒到吴哥遗址,大约需要十分钟左右,过了售票处,就开始进入林间。早年这段路曾是土路,颠簸不平,不过随着旅游开发的深入,小环线已经完全是非常不错的柏油路,大环线也是柏油,不过稍显老旧一些,当然,这些路比起中国县城里的公路来说,路况还是很不错的。
 
前面说过吴哥给我的感觉就是绚烂的光影,恢宏的遗迹,静谧的丛林。但实话说,当司机把我们放在第一站Eastern Mebon的时候,最初的感觉远没预想中的兴奋。8月的太阳可谓毒辣,上午也是各处遗址内旅游团人头攒动的时刻,导游挥舞着小旗,后面跟着大队的各国游客,实在是有点煞风景。虽然早有耳闻吴哥遗迹的台阶连女生也就放上半只脚,不过看着那几乎是直上直下的高塔,实在是倒抽一口冷气。不过所有这些感觉,在登到顶层,少了熙熙攘攘的人们,俯瞰着繁密的雨林的那一刻,通通化作由衷的兴奋。
 
Eastern Mebon
 
 
Prasat Kravan
 
Eastern Mebon一共四层,最顶上一层的高度约莫是整座吴哥遗迹中最高的了吧~站在平台上,看着郁郁葱葱的丛林延伸到远方,头顶着蓝天和间或的白云,远方则是翻滚着即将怒吼的乌云,远方的丛林中,冒出来的三座尖塔,就是Angkor Wat最高的三座塔尖,伴着徐徐拂过的微风,所谓惬意,也就是这样了吧~
 
大环线每座遗迹之间的距离不算近,大约都要五分钟左右。穿梭在遗迹之间之时,便领略着湄公河平原上恬静的景致。沿着笔直的小路奔驰时,两侧繁茂的雨林如同另一个自吴哥之前就从不曾被打扰的世界;间或错落的村舍由歪歪扭扭的篱笆围起来,房前房后都是芭蕉;农田则是难得的可以既可以坐在tuk-tuk车上又可以极目远眺的机会,田中是水稻、烟叶还有我叫不上名字的作物,而偶尔田间会有一棵树歪歪扭扭而倔强的矗立在那里。我就想起越战来了…想当年美国大兵在越南大约也是看到同样的景致吧,与我不同的是,我可以安心欣赏这美丽的景色,沉醉于蓝天白云,而他们则千万不可沉迷其中,天晓得什么时候,丛林里的越共就会突然冲出来把他们掀翻在地…
 
Rural Cambodia
 
在Preah Khan遇到了一位台湾人,本来是学美术的,突然开始对建筑感兴趣,于是半路出家打算到华南理工去读书。9月即将开学,这个假期他骑着自行车在吴哥一个人独行了半个月,下面的行程还有越南和老挝,也就是沿着湄公河溯流而上。遇到他时是在Preah Khan著名的至今也无法解释的两层由类似希腊风格的圆柱支撑的类似神庙结构的建筑前。这座建筑的奇妙之处在于它与整个吴哥的所有遗迹都不同,却与像个万里的希腊建筑惊人的相似。台湾人很热情的讲解了吴哥的建筑材料,取自荔枝山的砂岩。这些砂岩很方便打磨成各种形状,同时由于内部空洞密集,便于排水,可以很好的适应东南亚多雨的气候。但另一方便,砂岩不耐侵蚀,而吴哥又属于垒石建筑,不如砖石建筑那样精确的严丝合缝,这也就是吴哥遗迹在一时兴盛而被遗弃之后迅速破败的原因吧…
典型的垒石结构,可以看到石材是不规整的
 
独一无二的希腊式的建筑
 
如同书中介绍,大环线的遗址不能算非常吸引人,至少现在让我回忆,除了第一处前往的东湄本和以外,我几乎想不起来还有什么记忆深刻的…如果说有的话,那就是吴哥城的南北城门,和护城河桥上的雕塑吧。
 
 
大环线最终会在吴哥遗址群的西侧与小环线汇合,下午的一项重要内容也就是注明的巴肯山日落了吧。下午四点多,到达巴肯山,Phnom Bakheng,这实际上是坐落在巴肯山顶的一座神庙,山脚有可以骑大象上山的地方,大约25刀一位,实在掏不起这钱…于是腿着上山。总的来说路还不错,有些类似京郊山里的防火通道一般,环山而上,树林间还能凉快一些,不过也比不过爬山带来的汗流浃背。到达山顶,神庙呈现在面前,之前台湾人热心的提醒说不要走人很多的那一边上,常年手脚并用攀扶而上使得一些台阶圆滑不已。终于站在巴肯神庙顶时,那种心旷神怡的感觉是难以形容的。傍晚时分,终于也可以凉快很多,西边是遗存的吴哥水利Western Baray,糊南边是暹粒机场,可以看到飞机伴随着轰鸣,在云间的光束下降落、起飞。机场边有个热气球观光点,黄色的热气球漂浮在半空中。人渐渐热闹起来,大家抄着脚架,占据着自觉有利的位置。但不经意间,也有一些架好脚架的人们收拾背包,提前下山去了。西边的天空,层云密布,傍晚的太阳,间或从云缝间穿过一些光束,一点点的微风,约莫是无法将这浓密的云层散去的吧。果然,六点左右,天空几乎阴霾散尽,只留下蕾丝般的些许浮云,但是夕阳仍偏居在西侧天边的浓云之后,留下云边一抹金边,还有天空令人晕眩的透彻的深蓝。吴哥是个没有任何人工照明的遗迹,神庙顶层的当地工作人员招呼大家finish,finish,赶快趁着还有光亮尽快下山。我们的第一段日落之旅就这样匆匆结束,没留下任何绚丽的影像。
 
Sunset @ Phnom Bakheng
 
吴哥的迷人之处即在于她各式各样的浮雕。而这种震撼人心的精美,只有到了小环线,才能深刻的领略到。
 
小环线的第一天是以四点起床赶去看吴哥日出而开始的。奈何这眼睛睁得实在太痛苦,还是晚出来了一点,不过到了Angkor Wat,天气仍然不怎么样,坐在西大门的众位游人,脸上无不挂着早起的倦怠和与绚丽日出失之交臂的遗憾。不过吴哥窟本身的浅浮雕 bas relief,实在是无与伦比的精品。沿着逆时针方向顺着外围回廊前进,浮雕上讲述了古真腊国的勇士,轮回,善恶,神的故事,还有人们和宗教的千丝万缕联系。吴哥窟的三塔目前是关闭状态的,其实我也不知它是否曾经开放过。东段的回廊仍在整修,milk ocean的故事只能通过整修工程外围的展板来体会了。修复工作做的很细致,用有条不紊来形容实在是恰当不过,吴哥窟的修复是由德国人带领展开的,而整个吴哥遗迹则是各国文物修复技术的较量场,很遗憾的,中国文物队的作品相比于其它国家的作品,实在称不上精湛和出色。
Sunrise @ Angkor Wat
 
Causeway under the Golden Fresh Light
 
 
Bas Relief @ Angkor Wat
 
Restoration Site Supervised by German
 
浮雕在Bayon 巴戎寺则走向了另一个极致。那些用局势拼接而成的巨型佛面,置身其中,便是所谓的敬畏的感觉。Baphuon 巴普昂寺 则是横贯整座神庙基础的卧佛。虽说整座神庙早已坍塌,不过在法国文物队的修复下,卧佛的躯干以上已经逐渐成形。
 
Bayon
 
Reclining Buhhist @ Baphuon
 
French Restroration Site @ Baphuon
 
Awkward Work by Chinese Team
 
小环线庙宇密集,其实是个很消耗体力的旅程,在小环线的几天,我们也都化为半天游,早晨10点出门,大约吃过午饭,再过几个景点就回去修整。一日傍晚,叫了tuk-tuk司机前往洞里萨湖 Tonlé Sap Lake。这是柬埔寨乃至东南亚最大的淡水湖泊,在码头买好票,每一组人会得到单独的一条船,无论你们一行人是一人、或是十人,总之不会让你和陌生人share一条船。沿着窄小的水稻前行,两侧是floating village,雨季的时候,湄公河回流,水深加深,水面扩大,这些浮动房子便会漂浮到浅水区生活,旱季时则反之漂浮回缩小的湖区。据说旱季平均水深仅为1米,而雨季则可达到9米,难怪窄小水道边隔不远就能看到矗立于水中的道路标牌,船夫小哥也说在旱季时,这里一条路可以一直通向南方。这个在雨季面积可以扩展六倍的奇特湖泊,也成为东南亚湄公河天然的防洪泄洪屏障,保护着东南亚人民的生活。沿着水道行船十余分钟,就到了宽阔水面,一望无际的洞里萨湖变呈现在面前。一如在巴肯山上的那天,洞里萨湖的傍晚也是在浓密阴云下度过的,尤其是返回码头时,头顶的乌云翻滚着扑过来,压抑的令人窒息。一侧的天边闪电交织着,许久之后才慢慢传来厚重的闷雷,而另一侧天边,则仍是樱桃色的夕阳。伴着大作的狂风,诡异的感觉。
 
Floating Village at background & Cambodians
 
Sunset @ Tonlé Sap Lake
 
 
暹粒的周边,是要坐Camry去的。当然,其实也是有人坐突突车去的,不过感觉上,这么远的路,还是camry要好一些。高布斯滨 Kbal Spean是坐落在Kulen Hills的一处遗迹。驱车四十分钟左右,到达郁郁葱葱的山区,本以为就在眼前,没想到顺着路牌,1500米的山路…我这人天生讨厌爬山,讨厌爬一切山…好在路边每隔100米就有一个小提示牌在倒数,看着那数字不断变小,也就relieve很多…高布斯滨是沿着山间溪流自上而下雕刻于溪水中的一系列浮雕,是典型的古真腊时期生殖崇拜类的雕刻。不过说是生殖崇拜,可是没有想象中的那样写实,如果不加介绍,很难会想到那方面去。上山路纯粹是为了上山快而已,雕刻都是要从下山路才可以看到的。沿着清澈的溪流,一系列精美繁杂的浮雕展现在水中,不禁敬佩古人的能工巧匠,欣喜于这么多年水流不止而大部分这些雕塑并未被洗刷掉,也惊异于与世隔绝数百载后,法国人是如何找到他们的。
 
Underwater Carving at upstream Kbal Spean
 
Downstream Kbal Spean
 
Banteay Srei 女王宫则是一定要去的一处遗址。在女王宫的立体浮雕面前,可以说吴哥一切其它的雕刻,甚至这世界上其它的石刻,都相形见拙了。那些刻画于门廊、石柱、墙板上的神话故事,在突出向外薄厚层次有致的装饰映衬下,绝对是无与伦比的精美。这座遗迹也是整个吴哥遗迹修复工作中最早开始采用原物归位法修复的遗址。瑞士人用了很久将附近所有可能的石材加以整理、对比,力求用最少的新石头,修复出最像初始状态的女王宫——这与中国文物队修复的处处都是拙劣的青石板,水磨石的茶胶寺形成了无比鲜明的对比。
Entrance to Banteay Srei
 
Astonishing Carvings
 
Garuda @ Banteay Srei
 
前面说到在小环线的几天我们都是懒懒散散的半日游,那么除了前往洞里萨湖的一个傍晚外,how to kill other afternoons? Angkor Museum是一个值得一去的选择。吴哥是一处完全开放的遗址景点,又没有照明、电力,文物盗窃自其重现世间起,就是柬埔寨非常头疼的问题。因此很多珍贵文物,尤其是小件雕刻,都被转移到Angkor Museum以及Phnom Penh National Museum里,取而代之的是精美的复刻品。在吴哥博物馆中,可以看到精美的木制、金属制佛像,所谓金属,想象一下,这些皇家庙宇的金属佛像,那一定是金银铜了~博物馆可以租到各种语言的自主讲解机,普通话的讲解非常生动,正是这次博物馆之旅,才很好的了解了遗址背后的各个时期的故事——真腊是一个深受印度教影像的国家,而中国文化和佛教,只不过是后世君王开明的兼容并存政策的结果。
 
West Baray是个少有游客踏足的地方。吴哥城曾经有West和East两个人工湖,面积惊人,在丛林中,这两个人工湖提供了都城人民的生活起居和农业灌溉用水。而正是过度开发水资源,导致两座人工湖入不敷出,水利供应的崩塌,导致了吴哥这座盛极一时的绝世城市为人遗弃,从此淹没于丛林之中几百年。如今东湖已不复存在,西湖也不再是一个规整的长方形,不过仍然面积宏大的西湖,如今仍然是暹粒市最重要的水利设施,几百年后的今天,仍然滋养着生活在这里的高棉人民。下午在西湖边,帐篷里是闲散的来有用的柬埔寨人们,椰子1美元一个,躲在一棵大树的阴影下,开开一只椰子,休闲的时光总是惬意的。
 
West Baray
 
路边看到的Tuk-tuk车的背板
 
暹粒是座迷人又友好的城市,吴哥则是这座城市背后的光环。无论如何,在吴哥的这几天都是充实而快乐的。tuk-tuk司机叫Nan,妻子正在怀他们的第一个孩子,人非常朴实,也勤奋,每天约定的时间非常准时就会在客栈下等我们,计划外的地方也是说跑就跑,没有任何想法。每次我们从景点内出来,都看到他自己坐在车商看英语书,有时还在做题,结帐的时候还很不好意思,我索性自己说了算,多给了他大概10块钱,和下来一天大概15刀左右,如果坐满四个人,价格也还是很公道的,Camry前往高布斯滨需要40刀,小贵,我建议租一辆织物座椅的,一天下来汗流浃背,粘乎乎的胳膊和皮座椅粘在一起的感觉实在谈不上美好。柬埔寨最贵的要数吃饭,吴哥内一个人至少5块,现在饮料好些,1刀两厅,即便在暹粒,午饭晚饭一个人也得三块多,早饭则并不比正餐便宜多少。想想一顿饭20块人民币,在国内可以吃的很好了吧…洗衣服可以出去找小商店洗,很多网吧都有laundry服务,一公斤1刀,其实洗不干净,衣服上的防晒霜和汗迹还是在,不过好歹也是过了一遍水了,放在箱子里也安心一些。大部分纪念品在夜市里都有卖,说是夜市,其实一天开到晚,上来先砍60%,三块钱的东西先叫1块钱,老板不接拔腿走人,反正又不是他一家卖。如果需要明信片,希望大家还是到景区里去买。暹粒市里并不便宜,而景区里很多赤脚小朋友,1刀十张,他们喊着ten piece just one dollar,无比透彻的眼神看着你,我想我还是愿意将这1刀给这些孩子们的,而不是给那些油嘴滑舌的暹粒商家的。
 
略微遗憾的,在暹粒的这么多天,最终也没能领略到令人窒息的日出和日落。看着别人在论坛上、相册中展现的绛红色、橙黄色的天空和云彩,心中难免不妒忌,不过,正所谓有遗憾,才会激励着故地重游,下次再来的时候,也许也会租辆自行车,一个人悠悠闲闲的体味这传奇吧…
 
客栈帮忙订好了船票,天亮出发,前往马德望 Battambang!
 
To be continued…

Impression of Angkor-I

October 3, 2009
基本上我是个对人工景观不甚感冒的人,比起舟车劳顿的寻访遍布中国的宝塔庙宇神殿,我其实更愿意寻找一片宁静的海滩,彻底放松不仅是心情,也包括双腿。
 
这样看来,前往柬埔寨其实对我来说便是一段不寻常的旅程,一段游离于我偏好之外的人文之旅。
 
着迷于吴哥和柬埔寨是已经很多年的事情,埋没于丛林中的古刹,映衬于金色日出和日落时分的巍峨神殿,穿梭时空的浮雕,静谧的国家,还有缓缓流淌的河流。吴哥,或者柬埔寨,之于我,就像在叙述光影,传说,平和,宁静和心灵的净化。
 
 
旅行计划了很长时间,行程也修改了很多次,尽管8月并不是个舒适的季节,但是无法抗拒的对那片丛林的向往,借着休年假的光,我还是收拾好背包,带着Lonely Planet Cambodia,上路了。
 
暹粒是从曼谷飞过去的。之所以这样选择,首先是不想浪费从金边到暹粒的半天时间。传统上讲,从国内过去的游客,由于航班所限,大多都要先落在金边,然后坐长途大巴到暹粒,回国时又要再花上半天返回金边,再搭机回国。两访金边其实并不能带来额外的收获,多出来的酒店花费以及时间上的消耗多少有些不划算。当然最后的结果证明我自己的选择也并没划算多少…另外的原因就是,从曼谷飞暹粒是一家叫做Bangkok Airways的航空公司,他们运行着全亚洲唯一的两架Boeing B717飞机。在购票时偶然看到了晚上的PG909是由B717执飞的,如果真能坐上,不失为为我坐遍天下飞机的梦想添砖加瓦。
 
到曼谷时天色渐暗,但没想到逛完一圈免税店来到登机口后居然开始下雨。更崩溃的便是远机位,我看着登机牌上的36A就心想不好,B717可装不了150人啊,在摆渡车全速开过那家黑着灯的曼谷航空B717后,我知道我为了体验B717而花费7055泰铢买的这四十分钟航程的机票彻底变成了只帮我省却一晚金边、节约半天长途车时间的A320抄近道之旅。200美元的机票啊,贵到可以与成都-九寨航线媲美了。
 
因为雷雨起飞晚点30分钟,不过途中赶回来一些,晚上8点,降落在暹粒机场。降落时可以看到远处天边浓密乌云间的闪电,不过机场一切都好。迈出机门的一刻,迎接我的东南亚湿热的空气,温度不高,还算可人。25美元的电子签证入境非常顺利,在大部分日本鬼子还有洋人在另外柜台申请30美元的落地签证的时候,入境大妈已经很麻利的将我打出来的两份电子签证撕去一张,在护照上前前后后敲上4个章,一抬手,俺就入境了。海关处一个人也没有。走过很雅致的两边陈列着吴哥式雕塑的最后一道走廊,便出了机场。椰树,微风,深邃的夜空,还有被月光映衬的紫色的乌云,柬埔寨,俺来了!
 
门口很多各种年代的老式丰田佳美,本想上去合计一下,无奈人家都受机场监督,只好按照机场门口柜台的官价7刀买票,排队上车。司机开着一辆右舵佳美,一路向我推荐各种高级宾馆,由我表明俺是苦行僧后,又奉上各种客栈,马杀鸡等等。见我始终嗯啊不应,干脆直说,“我们出租司机不能只靠跑机场挣钱,我们得介绍旅客去客栈的才好”。依旧不应,我仿佛不会说英语一样,像个婆婆一般絮絮叨叨的给他念叨着 Okay,I’m staying at Heart of Angkor…司机无奈,最终将我放在吴哥之心的门口。
 
这个客栈是个好友推荐,传说老板是个华人,法学硕士or博士,不过我住了一周也未见到boss真貌,始终是当地小哥笑脸相迎,早晨问好,晚上道安。客栈一层整整齐齐的码放着客人们的鞋,为了上下楼不弄出响声,几乎所有人进了客栈都是打赤脚了~房间砍下两刀成交,11美元一晚。时间大约已经十点半,让始终微笑的当地小哥约好了明天进吴哥的Tuk-tuk(突突车,一个两轮摩托,后面一个斗,可以最多坐四个人)。期间一对白人帅哥美女进来看房,美女是十足的美女,相貌好气质佳,比帅哥健谈,帅哥在旁边听着,我跟美女白活半天说这个客栈,最后人家还是嫌贵继续找别的了。上楼收拾,两张床,一台如同国内餐馆厨房鼓风机一般嘶吼着的墙式空调,一间无比宽阔的卫生间,小型电热水器,小冰箱,可以看espn还有凤凰台的电视,还有一具很有用的落地衣架。to my surprise,床头柜上还摆着两瓶全新的瓶装水,nice!星级宾馆的迎宾待遇!
 
将近午夜,出来寻找超市置办抗蚊用品以及足够量的饮用水,超市商品都以美元计价,当然找赎都是柬埔寨本地货币,货币上的1000看着就像2000一样。两瓶1.5升的雀巢纯净水,老式蚊香,一共5刀还有找,不算便宜啊。超市里有看到白人帅哥美女,美女还主动打招呼,一问,还在找房子…他们莫非要找5美元的空调热水房?!
 
第二天一早起来寻早饭,被微笑小哥介绍到一家合作经营的餐馆,环境不错,二楼露台可以晒太阳,台布餐具布置都算整洁,就是5美元一份的早饭实在是有些乍舌。本着中国人牙打碎了往肚子里咽的传统美德,还是点了。橙汁(其实就是果珍冲的桔子水)免费,又要了一杯牛奶,后来端上来的居然是炼乳!不过也好,发现炼乳摸牛角包味道非常nice!不过这样的早饭还是一顿就好,之后在柬埔寨就都是超市的面包和酸奶了…
 
饭毕踱回客栈,Tuk-tuk小哥已经等在门口,出发咯~
 
 
to be continu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