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chive for the ‘图书’ Category

回望动荡年代——A Truly Masterpiece of Alan Greenspan

February 28, 2010
Alan Greenspan, The Age of Turbulence, Adventures in A New World.
这是格林斯潘他老人家美联储卸任后的自传,封面上不同的颜色写了如上三段,我也不知道这书名字该怎么排列,干脆都放在这里好了。
一部531页的自传,这是我读过的最厚的一本原版作品,也一支我之前从来没有涉猎过的类别——其实我并不十分喜欢自传类的作品,这类作品长久以来在我脑海里都是以类似大卫贝克汉姆,女克林顿,或者其它云云的,以曝些不为人知的吸气故事或隐私为卖点,博得销量上的出色业绩以便带来丰富的个人收入,其中尤以那些由他人捉刀代书的自传为最——我其实还是很尊敬贝克汉姆的,不过实在还是提不起兴趣读他的自传。
书本是2007年年底就买了,那年10月底回国自香港转机时在海港城Page One书店有看到这本自传的繁体译本,考究的精装本,右翻竖版很有特点,但最后还是选择了在amazon上买英文版。无奈那时终究没有耐心将这么厚的一本书翻完,以至屡次草草过完Introduction就又摆回书架…2008年中开始常驻,翻了至今翻了十本有余的小说以及技术类作品,这本书仍然稳稳摆放在未读的那一组里面。转眼2010年春天,回国曙光乍现,我突然发现我把那些轻的、简装的都读完了,唯独留下这本最厚最重的实在说不过去,当时发现2月底也许可以回国一趟,于是立志一个月解决这本自传,争取回国的时候连带着过去半年的几本书一同带回去减轻撤退重量。这本书大概自1月15日开始开工,2月22日翻完,当然最终2月也没有回成国,after all,读完了一本事后看来非常值得的书,2月也还是有收获的。
格老这本自传一共25个chapters,他在书的Introduction里面提示他将书分为两个部分,The first half is his effort to retrace the arc of his learning curve, and the second half is a more objective effort to use this as the foundation on which to erect a conceptual framework for understanding the new global economy. (page 11.)
Introduction是以9/11事件为引子开始的。格林斯潘以美国市场是如何在经历了如此巨大的动荡后迅速的依靠自身的调节而回复正常秩序的。通关全文,考虑到他本人信仰自由市场的背景,无疑没有比这个case更合适引开他的巨幅自传的。
1到11章,格老以时间为线,伴随着自身的故事和周遭的事件,讲述了自己从小到大的经历。首11章才是,在我看来,更为严格意义上的自传。格老在这11章里其实只贯穿叙述了两件事——他是如何受影响成为一位自由主义者,如何在18年美联储主席位置上坚定的信仰这市场经济的自由市场;以及其在一生的经济工作中如何把握利率与通货膨胀的。一个粗鄙的感觉就是,他老人家在联储主席位子上18年,似乎就是日复一日的与通货膨胀斗争着——当然这也是无可厚非的。自传既然以时间为线,自然免不了提到每位共事的总统大人,格林斯潘身为老牌的共和党人,在书中对于布什爷俩实在是没有太好的印象——他提到前者将连任失败归结于格老收紧货币政策抑制通胀——格老自己显然是不同意的——nnd连任失败是丫自己没干好;至于前者他儿子,格老认为这人为了实现竞选承诺视现实而不顾,最终连年创下预算赤字,进而包括——当然他写自传的时候还没说,不过现在肯定是这个意思——还有现在的金融海啸。
自12章起到25章,实际上应视为13个具体问题的非正式essay。我非常同意一些网上的书评,12、13章对于经济活动的本质挖掘以及对于资本主义的模式的深层讨论,14章<中国的选择>,18章<经常帐户和债务>,以及19章<全球化与监管>无疑是最精彩的部分。坦率地说,自传后半部分这13章才是这本自传最精华的部分,任何一章单独拿出来仔细阅读都是非常有益的洗礼。
具体的内容我就不在这里班门弄斧或者流露太多。但这本自传还是给我很大震动:
每个人的自传都多少有些歌功颂德的意思,人们为证明自己的推断也会选取一些对自身有利的例证,这都无可厚非,不过格林斯潘对于各种经济模式的分析,还是令人感触颇深。
近年来,中国普遍的舆论是美国人挥霍无度,年年财政预算赤字,我们持有美国外债过高,中国手握大量美债,应该对美国有更大的影响力。所有信奉这种说法的人大概都该去看看这本自传——听听曾经手握联邦债券市场交易大权的格老怎么看这个问题。债务的问题其实并不只在18章有所提及,在之前的7至9章,当克林顿政府经过谨慎的预算政策最终获得了预算盈余的时候,就有提及预算盈余是否应该用来偿付外债或是增加社会福利或是减税。现在我们可以说,美联储,至少在格林斯潘时代的美联储,完全将美国预算赤字Federal Budget Deficit与美国联邦债券National Debt视为割裂的可以没有联系的两个部分。美联储视庞大的联邦债券为调节长期债权利率,以最终影响通货膨胀的重要手段,是美联储进行货币政策调节时的最重要的组成部分——这就是说美联储根本无意彻底偿付联邦债券。在18章中,格林斯潘也清楚的表达了——日本和中国,两个美国最大的债权人,的债权总额与美国的总债务额相比仍然微不足道,即便这两个国家同时大量抛售债权,也不会对美国经济,美联储调节能力以及美元汇率产生质的影响。
这本自传里专门有一章讲中国,The Choices That Await China,这一段讨论了中国经济腾飞的背景,现状以及未来,当然也免不了涉及到他本人对于一些国家领导人的评价,以及经济改革的最重总要面对的政治改革的问题。这一章将中国的经济增长基本归结为大量解放的劳动力以及领导人个人对于自由市场模式的青睐,对于很多中国传统宣传的关注过的问题——如97年亚洲金融危机——其归结为中国当时仍然非常封闭的金融环境,而对于我们常听说的中国政府力挽狂澜只字未提。这一章也提及了中国的政治体制,格老将金字塔式的中国政治结构——曾广泛存在在计划经济证券的政治结构——视为中国继续发展的最大障碍。对于中国的汇率操控,格林斯潘也认为中国最重将面临操控累积的巨大压力而面临巨大风险。这点其实是中国式的Dutch Disease,劳动力被中国作为一种自然资源以出口,但是僵硬的经济治理使得本国货币面临巨大的升值以及通货膨胀压力,最重伤害了经济的增长。大概也是这一章的内容,使得这本自传始终没有在大陆翻译发行吧。
关于全球化与监管,格林斯潘是坚定的站在全球化一侧的。在他看来,资本的自由流动是生产力提高的必要条件。尽管在书中对于中国经济实体的评价仅程中性,但是在中海油收购优尼科被否决一案上,格林斯潘提出了尖锐的批评,认为这个案例极大的伤害了美国在开放市场上的正面形象,对于美国的石油工业毫无益处,也助长了美国社会不正确的全球化观点,必将对今后的发展产生深远而恶劣的影响。
22章的内容是关于老龄化与退休保障的。按照纯市场经济的观点来看,任何无法满足市场需求的都将是要被淘汰的,但是显然这并不无法与社会道德以及传统观点吻合——即便是在美国。因此一份拉低经济效率的社会保障体系就是必须的。老龄化的问题是全球问题,如果缺乏后续的劳动力支援以及蓬勃的经济,高福利的社会保障体系最终会拖垮其对应的社会经济。格林斯潘对于这个问题尽管忧心忡忡,但也没能有很好的解释。
参考着眼下的金融海啸,其实不难理解为什么这两年有那么多人在指责格林斯潘,仅仅在amazon上搜一搜greenspan,就能发现很多题目如Greenspan的bubbles,fraud等等。尤其是去年救助AIG,GM以及克莱斯勒的政府援助政策理念其实也是始于格林斯潘时代,可以想象一定有很多人觉得其实是格老埋下了如今萧瑟的种子。其实我觉得人都是事后诸葛亮罢了,格林斯潘在自传中生动的描绘着他和他的团队是如何扭转每一次的通胀阴霾,其实也不过是捡其中他得意的说,而那些挫折他不提就是了。但是无可否认的是,格林斯潘+克林顿——如他自己所说的他最宽松的政府搭档——的八年,是美国经济最蓬勃发展的八年,也是预算盈余的时代,是美国确立信息时代全球领导地位的时代,保守主义的布什的八年,则是预算膨胀,赤字冲天,财政部放弃强势美元政策的八年,你很难要求一位智者解决所有的问题,不是吗?
对于中国的读者,这本自传能给予最大的启示,在我看来,就是美国模式完全是无法复制的。这种不可能是绝对的,没有任何机会的。美国对于移民/补充劳动力的态度,对于分配制度的态度,对于所有权的态度,在我看来,在中国是完全不具备基础的。这种基础的缺乏,不仅仅在于中国所处发展阶段的局限,更是由于我们民族构成单一,传统文化约束等。格林斯潘在自传中也反复强调了文化的影响力——日本的经济衰退并不如中国大陆所广泛宣传的<Plaza Accord>(《广场协议》)。试想一个国家怎会仅仅因为一纸协议而自此消沉?清朝也并不只是被一份条约所压垮的。日本对于移民的排斥,低生育率,补充劳动力的缺乏,以及传统的亚洲文化,才是制约其向更开放市场迈进的桎梏——当我们谈论市场时,劳动力也是重要的因素。
美国的货币政策更是基于其庞大的国际影响力,无差别歧视的市场观,以及最重要的——其国际范围内庞大的联邦债券。有人认为随着中国国力的日益强大,中国国际地位必将显著提升,但我们在无差别其实的市场观——即我们是否可以给予外资资本国民待遇,以及我们自己的资本是否不视我们本国与外国为不对等的舞台——上还有极大的缺陷,中国人的故乡观,以及我们高喊的这个也要国产,那个也要国产的口号,大概将永远制约我们的资本的自由流动。但最终极的制约,我认为存在于永远不可能复制的联邦债券市场——这个地球上的国家、政府以及GDP总合都不可能剧变,因此这个地球完全无法通纳第二种可以在全球拥有大象市场的政府债券,而这就决定了中国永远不可能如美国那样通过影响长期联邦债券利率而影响安全稳定收益,从而间接影响信贷市场从而调节经济温度——我们只能通过直接干预信贷市场来做到这点,而这样就影响了市场的自我调节功能,从而使市场永远无法自由运作。
◎◎◎◎◎◎◎◎◎◎◎◎◎◎◎◎◎◎◎◎◎
上面提到了本来这周有可能回国一趟,后来黄了。其实不回去也是我自己问的,经历了去年波折的陪团前几周后,我觉得这些事情不如顺其自然,不给自己、同事、领导添麻烦才是首要的宗旨。我发现自己陪团的一些因素不再具备的时候便主动说了要不就算了。
在老巴过了第二个春节,如同去年一样,好多人问我没回来过年啊?这事儿有几个因素,首先我有个领导回去过年了,我要是也走了就只剩一个人了,整体考虑上是不合理的;第二我走的时候就跟爸妈说我两年春节都不会回去的,国内冬天太冷了…第三我个人是真的对春节没什么概念,家里亲戚少,不热闹,我家从小就没有压岁钱的传统,所以也没什么期盼。要说过年有什么好,那其实就是作为长在北京的北京人来说,从初一到初五这五天,大概是一年中仅有的路上好走的五天吧…
正月十五,趁着老巴还没过午夜,给大家拜个晚年,明天这年就算彻底过完了,大家新的一年要开始好好努力,好好工作了。
希望我明年春节能在家开开畅通路。
ps,在amazon买了个Kindle DX,这东西不寄到大陆,也不寄到老巴,加上回国黄了,于是辗转了多个朋友,大约明天晚上到我手里,到时候开箱文哈!

Suite Française

January 30, 2010

<Suite Française>, by Irène Némirovsky.

2009年读的两本关于WWII的小说,都是Vintage出版的,另外的一本是<The Reader>,一篇关于WWII的曾经是如何影响着战后的德国人的故事,这一本则描绘了进行中的WWII.

小说其实是一部未完成的作品。编辑在两个Chapter之后收录了Irène自己的日记,以及她本人、亲属同出版业同行的信件往来,时间跨度由开战前一直持续到战后,当然,那是她本人以及她先生都已在奥斯维辛中被杀害。

第一个Chapter Storm in June是我今年读过的最精彩的文字,四组人物先后登场,the Péricands,Gabriel Corte,Charles Langelet,Maurice and Jeanne Michaud,每组人物在专属的章节中轮流出现,在时间轴上其实并不严格,但是方向清晰,类似于现时影视的闪回手法。也许我涉猎有限,不过的确感觉在六十年前,Irène这样的描绘手法和对时间轴的把握真的是很独特,新颖与超前。

每组人物在逃离即将被德军入侵的巴黎时的内心世界在这个chapter中被描绘的淋漓尽致。伪善的,理想的,功利的,善良的,世间百态尽显无遗。每个章节的情景都撼动着人心。小说封面站在人群中相互依偎的,就是Maurice and Jeanne Michaud.

Storm in June的结尾,Irène已经不打算为所有角色留下位置,一些人已经面临宿命,另一些人物,如Sabarie family,下一chapter Dolce的重要角色,则被引见进来。

Dolce则不在如上一六月风暴这一chapter一般辗转,而集中围绕Lucile Angellier和Bruno von Falk,德占区的法国姑娘和一位德国军官,两个人物展开。

这段描写必然是不寻常的,尤其以我,也许是典型的受中国传统教育观点影响,的立场出发来看。尽管Irène在文章伊始就不断的进行暗示和铺垫,但是直到真正以文字揭示出二者的关系后,我才能真正相信她是要以如此的方向继续描绘人物。

Dolce这样的内容实在是给予了我很大的震撼,在此之前,我从未想过占领区的民众与占领军的关系会有怎样的alternative,更不必像这样的描述会出自一位占领区作家。但朴实的描述又是那样的生动和真实,毫无任何的扭捏与矫揉造作。

After all, Suite Française确实是一部刻画人物的精彩作品,人性的每一面都借由人物展露于读者面前,真实的甚至令人心酸和失落。除此以外,这部小说终归是以战争为大背景的作品,如果说所有文字都叙述了一个事实的话,那就是,War is Hell..

==============================

编辑在小说的最后收录了Irène Némirovsky一些日记以及她对于小说的一些构想,此外还有Irène以及她丈夫同出版商之间的一些书信往来,这些书信大部分都是有关Irène在因为其犹太身份被捕后为营救她而做的努力的。

读完这两个Appendix,便略微能理解一些为什么Irène 会将Dolce塑造成这样一种风格。同时也会开始思考Irène以及她丈夫,两位犹太人,在大屠杀面前的态度,是否是其悲惨结局的可悲映衬。同为俄国富有阶层的Irène Némirovsky以及她丈夫Michel Epstein,在俄国革命成立苏联之后来到法国避难,这两个人对于其犹太身份的认知,对于德国的态度,抛开纯粹的正确与否的评判,其实还是可悲的。这种态度让我联想到时下对于许多网民对大陆互联网管制的态度——在貌似事不关己的时候往往袖手旁观,当终究有一天宿命敲门时,即便穷尽可能试图撇清关系,但是已经无人能够turn around了。

==============================

Dolce中有一段文字形容一个德国翻译官Kurt Bonnet的世界观,虽说这位Kurt Bonnet也仅仅是过客般的人物,而且结局并不理想,不过我还是仅就其处世的原则表示小小的认同…


“Like many young men subjected to strict discipline from childhood, he had acquired the habit of bolstering his ego with outward arrogance and stiffness. He believed that any man worthy of the name should be made of steel.
He behaved kindly or cruelly depending on how people and things struck him. If he took a dislike to someone, he made sure he hurt them as much as possible.
…”


这里我也许不赞同最后一句引用,nevertheless,我会说,if someone make me feel that they hurt me deliberately, I’ll make sure I hurt them as much as possible. 我其实是个睚眦必报的人。

但其实这段话,我更关注在strict discipline.

As we would judge a person by our first impression, by whether s/he is well educated. However, for this "well educated", I believe that it means "strict discipline from childhood" rather than "graduated from a prestigious college".

Moreover, one’s discipline reflects fashion of not only oneself but also one’s parent.

As an old saying, Birds of a feather flock together. I class people by their discipline.

==============================

最后扯点其它的。

仔细研究了一下之后,我打算在不远的将来入手Amazon Kindle2了!那天和Neo讨论了一下iPad的问题,我仍然认为发光屏幕并不是电子阅读最好的介质。对于喜爱阅读的人来说,眼睛的舒适还是很重要的。

Kindle2国际版 应该可以很好的解决在大陆阅读外文报纸的问题,算是相当经济的解决方案(当然初期硬件采购成本也够高的,不过举例看看FT在大陆一年订阅价,比较一下也值了)。我个人是不太会用kindle来看的——毕竟书在读完了之后——还有成为家庭装修一部分的功能——书架上要是没有书,难道摆上一排排的kindle???

The Reader

November 7, 2009

这是一个人人都行色匆匆的年代,当每个人都脚步都随着时间的流逝、压力的积聚以及周遭行人带动的愈加快速的时候,一些我们长久以来所珍惜和怀念的生活片段,也在这匆匆的步履中渐渐模糊。
 
摩挲着精良的印刷品本是件非常美好的事情,在工作之余全心投入到描绘中去,要比如快餐一样的电影的感觉好很多吧。The Reader就是这样扣动心扉的深刻作品。最终读完这部作品,是以一个非常奇怪的顺序进行的,08年初买了小说却没有看,09年有了电影却看不了,当电影的热潮逐渐褪去,当Kate Winslet获誉而归后若干个月以后,终于静下心来细致的品位了文字的魅力。
 
 
我当然不是科班出身,其实不该在这里对文学这个字眼评头论足,但多少也读了很多原文作品(当然The Reader其实算不上原文…),所谓的风格问题还是能够略评一二,欧洲的文学同北美的文学相较而言,还是走在前面的。当然这里的前面若要界定起来必然非常晦涩,但是若以现代风格论述,显然欧洲人,尤其是欧洲大陆的作品要更丰富一些。The Catcher In The Rye在美国文学界引起的轰动在于他以那样粗鄙的文字生动描绘了那个时代里一部分有典型风格的青年人的生活,没有用粗俗这个词自然是因为《麦田守望者》完全不是一篇庸俗的文字堆砌,相反 J. D. Salinger只是利用了一种在当时的年代非常超现实的手法描绘了一个现实的题材。这也是我对于电影来说也非常钟爱于现实主义题材,以及超现实手法的现实题材的原因。The Reader本身引起并串联情节的要素在我逐渐进入作品的初期也让我非常震惊,我完全没看过《朗读者》这部电影,虽然也听说了Kate Winslet在剧中有震撼演出,但是坦率说我实在没想到作者在文字中会以那样一种方式来进行深刻、现实的描绘——几乎是一种直白的写实的不加修饰的手法。
 
当然最初章节里那些赤裸的描述只是非常有限的部分,随着故事的展开,描写被重新引领回到第一人称的朴实轨道上。我之所以非常迷恋第一人称的作品,在于那其中无比深邃的魅力。虽名为The Reader,给我的感觉却宛如一个人在耳边murmur他心底最深处的故事一般。读书确实宛如恋爱一般,在并不深刻了解的情况下拿来一本书,心情随着情节一起跌宕起伏,若真是一部精彩的文字,则会爱上这部小说。而第一人称,就总会让我有这种沉浸其中的愿望,置身情节之中,仿佛我就是作者,作者就是主人公,我也是主人公。
 
The Reader本身关注的是德国民族在当代无法回避的一个问题——如何对待过去。Holocaust的真实性现在已无须质疑,但一个难以忽视的问题在于,在那个年代,Holocaust是一个自上而下被彻底执行的国家行为,这意味着德国所有的国家机器都被卷入其中,无一幸免。后人的检讨并不是需要为前人甚至仍然在世的罪人开罪,但是德国之外的人们可能很难理解他们本身对这一问题的看法,如同作者所传达的观点——正因那是那样好大的运动,所有人都被卷入其中,或主动,或被动,但战后的清算必然不能进行到所有人头上,一些人重新回到公职岗位,一些人压抑的生活着,而战后的第二代德国人,在面对Holocause的惊悚,和面对自己的并不彻底无辜的父辈中,是理性的批判,和感性的迷茫。作品本身是一种德国民族性格中短于自我表彰而长于指出问题的审慎悲观的生动表达。
 
其实德国人面对的问题不只是他们自己才有的问题,在柬埔寨,在土耳其,包括在卢旺达,都曾有自上而下的机器将真正一代人席卷其中,在柬埔寨,清算进行的尤其缓慢,由于现政权的姑息和回避,红色高棉时期的多数中高级官员,现在都过着低调的平静的生活,受佛教以及印度教影响极深的柬埔寨人民,也保持了审慎的宽容态度,但是整个民族仍然被这样的裂痕所伤害着——一些手上曾经沾满鲜血的人,现在却仍然平静的生活着,而整个民族确需为他们当时的罪而久久无法走出阴影。略微的不同是,柬埔寨是对自己人犯了罪,是一种autogenocide,而德国人是对犹太人。
 
The Reader作为一部拷问心灵,关注具有历史渊源的现实社会问题的作品,无疑是非常出色的。在我看来,现实问题多是无解的,只有多年之后,由后人回首,方可判别某一答案,相较于其它答案,可以更理想一些。The Reader就是这样极佳的现实题材作品——他引领你进入一个复杂的境地,交织了理智、感情、自我批判以及放眼未来,留给读者的,是深刻的思考,设身处地的假设,以及结合自身的反省。
 
除此以外,那就是一种警示——以后人的境遇所给予前人的警示——放之当今,即告戒世人不要给后人带上沉重的枷锁和心灵的负担。这是一个Nationalism和Ideology盛行的年代,我们应当永远铭记,Extremism以及Violence不能解决任何问题。Never ever.

At the Frontier

October 25, 2009
<A Thousand Splendid Suns>,其实是我去年三月从Amazon.com上买的,当时只是为了凑数,保证加上运费不亏,那时我的重点其实是在How to Talk About Books You Haven’t Read
 
从我个人的喜好来说,我其实不偏爱<A Thousand Splendid Suns>这样的第三人称的小说,我偏爱的是那些朴实的第一人称的,不繁冗的,能带领我内心走进情节的小说,无论是英文,还是中文。所以这也就不奇怪,<A Thousand Splendid Suns>被我简单翻了翻之后,就一直摆在书架上——国内的书架上,在老巴的书架上——直到最近。
 
要从哪里开始谈起呢?是要从<The Kite Runner>吧。这本Hosseini的第一部小说其实也是很早就被翻译成了中文,大约是两年前的事了吧,但是我却一直没买来,拿在手里时,已经是去年的6月,我刚刚来常驻的时候,第一次和阳阳去Saeed Book Bank,那种再生纸的书一直是我觉得很有feel和阅读欲的类型。
 
 
<The Kite Runner>的前面的章节读得让我昏昏欲睡,其实并不是非常好的感觉。记得那时刚刚来常驻,见到这个国家的人,体会着这个宗教,感受着这片大地上的风土——其实就是<The Kite Runner>里前半部分文字最真实的反映——阿富汗和巴基斯坦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民族,宗教,习俗,巴基斯坦也许曾经较为开放,尽管目前趋向保守化,但是总体来说,我感到会和阿富汗无比的相似——人们面对问题时如鸵鸟一般,把头插进土里,然后认为没有问题;他们认为他们的许多许多,该用什么词表述呢?许多习俗、文化、制度和传统,都是完美无瑕的;富人们觉得居高临下俯视一切,却同时以各种琐碎的方式标榜着自己的慈善;穷人们则一边安于现状的祷告,一边又不虔心的咒骂着不公的现实。某种程度上,我觉得他们就像是我的一个大学同学,大学四年都在失败中渡过——成绩并不差,但是他总在竭力标榜着他与见多识广的同学们是一类人,但却总在现实生活中落在后面,他竭力的想挤进另外一个圈子,但是只留下一个傻逼的印象——他不断的吹嘘,不断的装扮,却仍无法脱掉他本质上浅薄而拙劣的外衣。
 
所以,其实在<The Kite Runner>读到一半的时候,我几乎打算放弃,我感到作者就像我身边千千万万个不思进取而又做着白日梦的老巴是一样的——在他的笔下,Amir生活在那样美好的环境中,他在Kabul的家,仿佛与新泽西的别墅没有任何区别,他的生活,如同伦敦巴黎,或是世界上任何一个大都会一样光鲜。不,不是的。我也许妥协Amir的家庭在阿富汗绝对是富贵人家,but so what?在伊斯兰堡所见,这些富贵人家,无非也是传统封建财富的现实延伸而已,没有与现代社会相称的职业,没有现代的哲学精神,没有现代的生活方式,空虚,腐朽,和放荡——yes, it’s profligacy. 这些口口声声安拉安拉的家伙无非是一群道貌岸然的蛀虫而已。那些对Amir安逸生活的描写,也被我解读成作者其本身的劣根性——这个中亚的民族身上在反复的动荡之后,只见仇恨、抱怨、自暴自弃、不思进取和阿Q。It’s a hopeless ethnic and it’s a hopeless country.
 
并且我现在仍然坚持我这样的观点。
 
However, 真正打动我的,是书中Part 2那有关父子的细腻描绘。抛开书中对阿富汗早先时期exaggerated的描写,Part 1中关于Amir所体会着的他父亲对他的感受,是让我觉得这本书还可以读下去的原因——in some aspects, 我觉得Amir和我很像,or 我和Amir很像——有时候我也会迷茫,我是否真的是让我父亲很失望的儿子,sometimes 懦弱,逃避,胆怯,性格太过细腻,甚至在学业上,也无法与他相比——我从小怕黑,爱哭,恐高——很多时候,我能感觉到我父亲失望的情绪——事实上,小时候,我记得他曾不加掩饰的表达过对我的失望,或是对我一些silly问题的厌恶。爸爸从小并不顺利,各种风波侵袭着他的家庭,那个在我感受中非常光鲜的家庭,现实中却带给他童年无尽的苦难和挫折,he endured overcame all of those tribulation and finally recapture his deserved reputation and reputation for his family. So, 他太出色了。父亲对我来说,一度是一座大山,我若在他之下,便会被他压迫的喘不过气来,而即便走出来,无论走多远,都站在他的阴影下,而我,也怨恨着他对我的冷漠不关心,他的专横,他从没给我开过家长会,从没有。
 
Amir曾经也一度觉得他作为他父亲的独子,是那么的令他失望,甚至也曾揣摩着他的厌恶,但所有这一切,在生活天翻地覆,一切需从头开始时,都被父亲至深的爱无声无息的擦拭而去。所以那即便是我将近一年前读得小说,我仍能记得在读到Amir的父亲在加州加油站忍着病痛辛苦工作来供Amir读书时,我坐在床上无法控制我自己的泪水奔涌而出,无法控制我思念我自己的父亲,没有任何怨恨,只记得他的深厚的爱,他对我的指引,无形而又严厉的扶助,还有在我挣扎的人生中每一个拐点的全力的支持。同家里通电话时,妈妈总是细碎的关心着一些琐事,吃了什么,冷不冷,最近安全如何,几点起床,几点下班。爸爸则不同,他只是等着,即便我打算挂了,也会要妈妈把电话交给他,戏虐的问我为什么不跟他说两句,但说什么呢?有时候我们就这样两边都在沉默着,他只是想让我说些什么,听听我的声音,然后他笑笑,只有一句注意安全,或是注意身体。注意身体,那其实不该是他给我的嘱托,而该是我给他的——今年两次回国,我惊异于他消瘦的速度,那张面庞,几乎没有任何脂肪,几乎如流沙般一样迅速的苍老。如我一般年龄时,他已在工厂工作了十年,已经失去了父亲十年,已经无法和远在干校的母亲和平的生活有十年之久。但我如我自己一般的年龄,却仍令我父母操劳着,这是sin…
 
Part 3则是为战火和极端宗教最惨后的阿富汗的描写。I admit the fact that I am actually not living in a combat zone. However, 我得说发生在邻国的那场战争,对我来说,是前所未有的真实——恐怖袭击、紧张的社会氛围、空军司令部不时出现的美军军官,但是,更重要的是,那种宗教的阴影,是时刻笼罩着人心的。也正是这样一个原因,我现在是这样坚定的支持反恐战争,支持美国人在阿富汗的存在——你不能因为中国政府有顾虑不愿意参加,就不要别人来做正确的事情。
 

<A Thousand Splendid Suns>则其实本质上是如出一辙的故事,些许不同之处在于除了<A Thousand Splendid Suns>使用第三视角记述的以外,他不同Kite Runner,讲述了三个家庭跌宕起伏的经历。

如我先前所表,我自己并不十分偏好第三人称,自然也就没有非常全情投入,不过平心而论,对待人物的刻画上,以及对情节起伏的构思上,<A Thousand Splendid Suns>显然要比Kite Runner细致精巧不少。其中很多情节都会让你回看起以前章节里不理解的段落,之后恍然大悟。小说本身也是分为三个部分,Mariam,Laila,Mariam和Laila。虽说少了一些由衷而发的共鸣,但是这仍是一部非常好的,值得一读的小说。
 
归结到题材本身来讲,两部小说的时间线是完全一致的——王室时期,短暂的共和,民主共和国,苏联入侵,苏联撤军,联军瓦解和塔利班崛起,塔利班统治,以及2001年以后的反恐战争,Suns一书最终结尾于塔利班幽魂未散这样一个时间点,其实是早于目前的现状了,不过整部小说还是完整而朴实的记述了阿富汗(http://en.wikipedia.org/wiki/History_of_Afghanistan)如何由一个稳定而祥和的国家堕落为这星球上最动荡黑暗的角落,以及阿富汗人民如何由安居乐业,沦落成为这星球上最大的难民团体。
 
Hosseini的两部小说的畅销,应该说也得益于目前的国际环境。自苏联入侵阿富汗起,这个国家就成为了西方价值的一个中心,大量焦点被汇集到这篇土地上,援助也不断涌入,但是随着苏联的垮台,一切都改变了,没有人再关心这个国家,关心这个国家的人民,直到9-11事件。美国人打了4年的二次大战,领着联合国军打了三年韩战,在中南半岛进行了8年越战,在伊拉克进行了两次短时局部战争,一目了然的,反恐战争8年了,不仅没有开花结果,反而愈加混乱不堪,即便是所谓民选的总统,经由最近一次丑闻百出的大选,也彻底无法指望,白人世界的犹豫,彷徨和不解,其实也就不难理解了。
 
我在来巴基斯坦常驻之前,大约同大多数中国人一样,认为反恐战争是美国人以中亚存在,威胁中国西部安全为目的的,但是现在,我无条件的支持美国继续存在下去,继续反恐战争。
 
Wiki关于阿富汗的条目里面有一张照片是阿富汗国王及王后访问美国,与肯尼迪和杰奎琳站在一起的是西服革履的King Zahir Shah以及穿着优雅裙装的王后Humaira Begum,但今天的阿富汗,在穿着普什图服装的Karzai领导以及塔利班阴影下的阿富汗妇女穿着burqa,不能上学,无法工作,在家中可以被丈夫随意殴打,我从内心深处无法理解这个曾经的白人嬉皮士们欧亚穿行必经之路上的国家,是怎样堕落到这样的地步的。
 
<A Thousand Splendid Suns>是底层人民艰苦生活的生动描述,至少依据我在巴基斯坦的经历,那些朴实的文字,确实是平白真实的记述。撼动人心的,不仅仅是对主人公跌宕起伏命运的牵挂,也有对于当今伊斯兰世界所涌动的宗教极端思潮、以及穆斯林民族本身一些伪善的拷问——如同Laila携Mariam出逃时所托买票的那名男子,不仅背弃了一个男人所应有的尊严,也背弃了身为穆斯林所应坚持的纯净和诚实。
 
最后的总结,还是从作者Hosseini来入手吧。作者在描写上很有独到的把握,非常质朴的语言,却有着触动人心的能力,两部小说,描写了三个不同阶层,四个家庭在过去的动荡的四十年间艰苦生活,提醒着世人在中亚还有一片土地为极端和蛮荒的思想所占据和威胁着,一个两千八百万人口的国家却有近七百万难民流离失所,一个在十年前每五个生产妇女就有一个死亡的国家。那些可以购买得起这两本小说的人们,不要忘记还有那么多人的生活在挣扎,不要忘记财富的意义,不要忘记平等和关爱。当然,两本小说都以向上的隐喻作为结尾,祝福着作者的祖国,也其实是激励人们——即便命运困苦如主人公,只要拥有坚强的信念,终将客服一切困难。
 
=======================================
 
常驻能对人产生多大影响,大概随着常驻国家的不同也会不同的吧~
 
小国的代表处的感觉大概是孤单,在海边也许会深爱上大海,或者从此厌倦海鲜。
 
对我来说,这个国家有足够多的中国人,也许不如发达国家多,但是足够保证日常生活的交际圈,不会缺少国人,加上电话费便宜,能常常通电话,和父母的距离,和家的距离,也就拉近很多。
 
巴基斯坦真正带给我的,是对暴力、生命以及生命的尊严的重新审视。前天夜里,大约一点左右,北部地区发生了6.2级的地震,我在床上被剧烈的颤动摇醒,其实很短暂,跑去拍阳阳房间的门,阳阳迷迷糊糊说他感觉到了,玄机这厮电话就响了,打电话来问是不是爆炸——是啊,在这里,一切的不寻常,都会被联想到爆炸——回到床上,细黑中我睁着眼睛盯着无处聚焦的天花板,感觉自己的心跳,从前觉得地震是很恐怖的事情,但我难以相信,此时此刻,我心中不断祈祷刚才的摇晃确实是地震,而不是某处的爆炸。
 
要注意安全,照顾好自己。当家人和朋友的嘱托不再是形式上的问候,而变为实实际际要求。紧绷的神经其实并不会疲劳,只在回忆时才会体会到——当我两次回国,走出机场,看不到随处可见的持枪警卫,看不到检查站,体会不到空气中的tense,才会觉得无比的疲倦。
 
我原来是那样的畏惧婚姻,觉得那将让我的生活变得一团糟,没了自由,没了the so-called life,更没了前进的方向和奋斗的动力,但这里的生活,对比三月回国感受到的冲击,让我意识到原来那种ordinary的生活是多么的珍贵,而只要有了信念,前进其实也是不受牵绊。
 
所以不光是李萌,李赛或是吾伫,其实身边所有熟稔的朋友都惊异于我就这样做了决定,大概白白也没想到,就在年初还一定不结婚的我,就这样做了决定,走在了他和雯雯的前面。
 
It is in some aspect a selfish decision, 在这鬼地方常驻的我,除了爹妈,有了实实在在的依靠和寄托。不过即便是Vera,也是高兴的,她说她没想过我会提出来,会是现在,会是这样。认识了七年,分分合合,她很努力,但我却游游荡荡,但最终还是走在一起,She feels happy for this result, so do I.
 
 

我们结婚了。

读后感-The World Is Flat

February 28, 2009

刚过完春节之后看Claire列的新年计划就说我也要有新年新气象,要把带到老巴的书都看完,为了鞭策自己,就写写读书的笔记,免得没有监督就又荒废了。

The World Is Flat,正文560多页,国内也有中文版的,这本是2006年买的,第二版,作者在第一版后对前面的章节做了一些编辑,后面又加了两章,他书里说第一版出版后他花时间继续完成了没有时间完成的构思,不过我还是觉得,美国人这种第一版、第二版、第n版的出版方式仅仅是为了增加销售而已…

一开始的第一章,How the World Became Flat,作者用了50页来闷骚,完全是无病呻吟杞人忧天那样的口吻,而且给人以美国人真是高瞻远瞩,忧国忧民忧地球的感觉,期间以印度和中国做例子,讲到中国的时候,还提到了中国是outsource的重要目的地之一,这里的廉价劳动力可以让美国人专心于金融等服务业产品的开发,让美国人过上更好的生活,真讽刺,不知道作者最近手头紧不紧啊…

同一章节里列举了推动全球化的十个动力,头两个柏林墙和9/11完全是政治化的topic,后面八个还挺有道理。这一章就占到了半本书,是最重要的一章了。

下一章讲美国人和全球化,探讨的一些福利、税收、公共开支、教育等问题在我这样一个外人看来还是挺有道理的,很多问题是中国在发展中也会遇到的,一些也是英国在战后没有做到,导致目前在前沿科学上跟美国存在一定差距的因素。所提到的危机观是很中肯的,如果美国人都认真考虑了这个危机观,那么这个国家的前途真的是令人生畏,不过不用担心的是我想大部分美国人都不愿change到作者希望的那种标准。

然后是发展中国家和全球化,这里探讨了一些第三世界国家看上去有丰富的劳动力资源,表面上显示也很有竞争力,一些国家甚至有得天独厚的优势,但为什么仍旧输给印度、中国或者巴西?作者的讨论很明显的趋向于当民主领先于经济发展的时候,民主有可能成为经济发展的障碍——至少我认为作者的表达可以被读者这样理解,但是他也没有明说。

下面是公司与全球化,这里作者就开始变成crusader了。觉得美国的公司太伟大了,不仅输出了优秀的产品,还能作为传播先进文化与政治体制的载体,不明白他要是这么说,这一章应该和上一张不要接着,不然这不是自己抽自己嘴巴嘛…

地缘政治与全球化里面的dell理论以及最后一章是第二版新加的,所谓的dell理论,就是说全世界任何两个有dell全球供应商个国家都不会打仗,因为她们负担不起破坏全球化而导致的投资抽逃,信心丧失等后果,完全是上一章的扩大而已,最后的柏林墙vs9/11实在也没什么新意,美国人热衷于做crusader的性格表露无疑。

however, being a Chinese, I still think this book is worth read though.

长久以来,因为一些历史上的问题,我们往往对印度的看法都会不自觉的加入一些negative的因素,但是这本书其实印度是仅次于美国的最大的主角。在参与全球化的过程中,中国和印度走了不同的道路,我们选择了制造业——极大缓解了失业率、贫困人口以及城市化、外汇储备的问题,但是也带来了污染、资源紧张、地区发展不平衡、出口依赖型经济等等问题,印度人则选择了信息产业,与中国被outsource的都是人工不同,印度人被outsource的是他们年轻人的大脑和智力,看上去他们无法在班加罗尔、孟买等地创造两千万个就业岗位,但是这种导向,使得产业发展、教育以及高级人才的走向都会趋向于高学历、高水平。印度人也籍此更紧密的与美国的产业上层构筑了关系。表面上看,东亚地区由于制造加工业的发展,城市、基础设施的建设看上去要更欣欣向荣,但是相较于印度来说,单位能源投入后的产出效率是较低的。同时我们进入全球化是从产业的最底层开始,而印度人虽然也是从信息产业的底层介入,但是其相对于整个工业、服务业体系来说,切入点是高于东亚地区的。而且由于信息产业的层次更加密集,印度人可以很耐心的不断发展并向上攀登,而仅仅加工衬衫、袜子和玩具的中国的产业升级则要困难的多。

民主问题是另一个贯穿始终的话题,作者在书中讲毛主义maoist与列宁、斯大林和希特勒并列在一起,但是事实上,我认为作者完全是故意忽略了这一点——在他将中国和墨西哥做对比时——墨西哥做为北美自由贸易区和美国相邻的国家,近十年来,在对美贸易上逐渐失势于中国,作者提到一点就是墨西哥在实践了十余年的民主后,再也无法做出长期的、高瞻远瞩的发展规划——因为执政党需要平衡各方面的关系,哪一方都不能牺牲,而照顾各方利益的解决方案显然是基本不存在的,这也造成了墨西哥多年来在内耗中停滞不前,落后于中国。作者在文中将中国比作有这宽阔马路和漂亮商店的镇子,从来不停电,但是街上匆匆行走的人们横穿马路,而印度则是街道破旧不堪,时常停电,基础设施很差,但是人们遵纪守法,共同点是两国人民都变得越来越富有。印度由于有一个民主诉求的通道,所以下层人民尽管生活贫困,一些人甚至绝对贫困,但他们却很安于现状,中国看上去压抑了一些声音,但是一个强力的政府在平衡或者说暂时牺牲了一部分人的利益后,稳步推进着中国的持续发展。就体制而言,我显然觉得中国的模式要更理想一些。对大多数中产之下的人们来说,这是一道选择题,是要贫穷的民主呢?还是要温饱的专政?我想对我来说我还是会选择后者的。

还有前几年常常提起的文理科问题,有人曾说中国大部分学生都去学理,但是只有学文的人多了,才能促进服务业、金融贸易等的创新和发展。但事实上,目前的金融危机充分表明了,只有理学、工程的发展,才能创造真正的财富,金融衍生产品无论如何发展,也无法拜托虚拟经济创造的终究是虚拟财富的结局。当我们看到美国人光鲜的生活时,不能忽视的是,正是他们多年以来持续不断的自然科学基础研究的投资,为其创造了源源不断的发展的动力。布什政府的任期内,美国对于自然科学的经费投入不升反降,美国的学界忧心忡忡。书中对于中国和印度每年大量的理工科毕业生资源的羡慕感觉溢于言表,做为中国本身,我们断然不能放弃这种优势。即使目前我们的基础科学研究还无法通西方媲美,但是经过持续不断的积累,终有一天是可以同台竞技的。

最后就又提到英语。在全球化的过程中,中国人总有一天需要正视印度的挑战,这个南亚雄心勃勃的国家,做为亚洲发展最快的英语国家的力量,是不可小觑的。在中国大学生学了十年英语考不过四级,还渲染英语无用论的时候,很多人都该想想我们为什么拿不到美国人的软件外包、服务外包?就是英语。不会说英语,我们就不能替dell、hp、delta、ua来接美国人的电话,而只能给他们缝内裤、织袜子,让资方白白取走附加值。在中国可以用自身文化深入影响世界之前,学好说好英语是中国人走向并参与世界的唯一出路。

ok,差不多了,这本就写这么多了,太多了也就cliche了。

ps,从去年10月开始不停的读,感觉阅读的状态越来越好了,速度也越来越快,很有点恢复高中大学水平的感觉,感觉很不错。

关于lonely planet的一点初步看法

February 3, 2006
躺在床上,大致的翻了翻,终于明白这本“China”为什么不准在大陆销售了。
 
其实要是我是新闻出版署的总长,我也不会同意这样一本书在中国销售。
 
可以理解了,我表示。
 
对于民族和宗教的问题,我认为西方人完全没有资格对中国指手画脚,我必须承认在某些权力的赋予和保障上,我们和北欧西欧的一些国家没有办法比,但是需要看到的是,
 
欧洲人崇尚的独立,崇尚的天赋人权的结果,就是他们总共还没有一个中国大的地方因为每个民族都要有自己的国家而搞得七零八落,导致现在甚至没有一个国家敢说能够拥有独立的防卫能力,而只能生活在美国的怜悯和庇护之下,这难道不是过犹不及的悲哀吗?你们欧洲人难道喜欢这样吗?
 
至于美国,美国民主吗?美国自由吗?哈哈~笑话死了,美国至少是这世界上白人统治的国家中最不民主和最不自由的国家,在我看来,他跟中国大陆半斤八两,差不了多少。
 
英国人不要一天到晚拿西藏说事情,他们有什么资格啊?一天到晚nb哄哄,牛到现在,海外领地遗失殆尽,所在弹丸岛国上孤芳自赏,一天到晚给山姆大叔拍马屁为生。别那我们的西藏说事儿。先把你们的北爱尔兰处理好再说!
 
至于出版lonely planet的澳大利亚来说,你们只是拜上帝所赐,将我们全北京的人口放在了一个跟巴西一样大的土地上,而自己好好看看,土著和白人的地位有的可比吗?刚才的一篇评论,我说到了丹麦,其实还忘了澳大利亚,口口声声将自己看成是自由民主和权力的Crusader,但实话说,你们的土著的生活状态,连美国的黑人和印第安人都不如!如果你们认为在新疆,汉人和穆斯林在政治、经济生活中的地位与人口比例不相称,那么我想知道,澳大利亚有做的如何?!
 
西方国家经常会拿一些无聊的意识形态的问题说事情,好,你们自己弄清了吗?弄清了的国家就像欧洲大陆那样是吗?四分五裂的,这就是你们想要的结果是吗?
 
你们在lp中也提到了,由于中国的经济迅猛发展,西方的领导人在意识形态问题上只能有所妥协,好的,就你们现在这样四分五裂的欧洲?只有2000万人口的澳大利亚?有本事你们也创造出全球最有活力的市场来啊!有本事你们也搞出发展最迅速的经济来啊!你们也搞潜射核潜艇啊!你们也搞载人航天啊!
 
如果你们弄不出来,就闭上你们的臭嘴,就别跟这儿瞎起屁!!!
 
妈的,我告诉你们,西藏、新疆、内蒙古,还有台湾!都是中国的!!!